近日,清涧县人大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对县工商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检查评议。通过深入调查,代表们指出,近年来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走出了低谷,摆脱了困境,迈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代表们一致认为,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工商局有一个团结务实的好班子、有一套科学严谨的好制度,得益于他们有一种严格依法行政、自觉转变职能、主动接受监督的好作风。
受命于危难之际 新班子上任“三把火”
2003年以前,县工商系统的局面可用“多、少、乱、差”四个字来形容,即:债务多,欠银行、个体工商户及群众债务高达390多万元;经费少,各工商所工作几乎瘫痪,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更是少之又少;管理乱,各项制度形同虚设,财务混乱、收费混乱、执法不规范现象严重存在;形象差,讨债人怨声载道,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常处末位。2003年12月,现任局长白剑波走马上任,面对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会同局党组一班人统一思想,团结一心,积极协调理顺了与上级工商部门、县级几大班子、相关业务部门、工商企业和个体户的关系,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他们采取了三项有力措施:一是健全制度,按章办事。制定和完善了《行政执法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五大类60多项制度,并严格将制度落到实处,特别对食品安全卫生等重点工作实行了由局长到个体户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夯实责任。二是实施预算管理,增收节支。在办公经费方面实行量体裁衣、定额预算,财务开支严格按年初财务预算执行,从而堵住了财务开支的漏洞,刹住了多年来财务坐支、吃喝风蔓延等不良行为。据统计,2004年、2005年县局在财务收入比上年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新的欠债,还偿还历史债务近16万元,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三是制定目标管理,完成规费任务。在根据市局下达的任务,抓好收支两条线、罚缴分离、票证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局党组科学制定了目标管理任务,依据上级征费标准,积极推行“阳光收费”,切实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做到了应收尽收。2004年、2005年县工商局连续被评为“全市工商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切实转变工商职能 着力打造“信用型”“服务型”工商
代表们一致认为,县工商局近年来能够坚持依法行政,树立了服务中心大局、执法为民的新理念,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一是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努力锻造培养一支懂法律、精业务的专业化工商执法队伍,县工商部门下大力度抓好执法队伍的法律业务学习,坚持每周两个学习日雷打不动,严明学习考核和奖惩。同时,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二是营造了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县工商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秉公执法,近年来先后查处了巨鹰集团包装侵权案等十多宗不正当竞争案件,从而打击了不法分子,维护了企业、个体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在各基层工商所推行了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改变了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水平。认真落实国家优惠政策,每年对265名下岗职工减免各类费用达15万元。四是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增强对内部收费行为的监督,严禁收关系费、人情费、以收代罚、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促进文明、规范执法行为的形成。深入开展大规模、大范围的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在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和治本力度,把重点放在治理和优化个私经济的发展环境上,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近年来开展专项整治40多次,查获假冒伪劣商品20多种,取缔无照经营130户,查处食品2000多斤,饮品1000多瓶。[Page]
坚持走群众路线 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
代表们认为,近年来县工商部门坚持走民主道路,在工作中不断体现民意,增加透明度,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是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大保障。诸如,按照民主定费、定费公示、缴费公开“三原则”,各工商所年初定期组织个体户进行集体评费,民主议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同时设立缴费公示栏,体现公正透明,受到了广大个体户的一致称赞。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行风监督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行业行风建设水平。牢固树立了对人民负责、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每年主动向人大汇报工作,多次邀请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到工商部门视察、检查和评议,认真吸纳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回复代表。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县工商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县人大常委会检查评议时发出126份问卷调查表中显示出群众对县工商部门的法律宣传、规范执法、廉洁自律、案件查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满意率均在85%以上,在2005年度全县行风评议活动中县工商局也由末位跃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