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记清涧县人大代表白如祥同志
  • 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2007-04-27
  • 作者:
  • 【文字
发布时间:2007-04-27  编辑:

  初春的阳光洒落大地,清涧县宏祥公司大院里50多辆满载着化肥、农药的大小车辆整装待发,7个乡镇100多位农民身着公司配发的工作服,肩背公司配发的农药喷洒器,个个精神抖擞,正准备奔赴黄河延线红枣无公害基地,去完成公司赋予自己的使命。这是2006年4月29日由县人大代表、宏祥公司总经理白如祥个人出资80万元,建设清涧县无公害红枣基地启动仪上的动人一幕。
  白如祥同志生于清涧县红枣优产地的贺家畔村。红枣是他们沿黄村民祖辈生存的依赖,一生与红枣有着不结之缘的他,凭着陕北庄稼汉的一股闯劲,于1982年在自己的家乡自筹资金办起了“红枣贸易货栈”,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92年他创办了清涧县宏祥枣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此,发展红枣事业便成为他一生的执著追求。
  在他的精心打造下,企业先后被中、省、市、县授予“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称号、“陕西省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榆林市10强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称号。白如祥本人也先后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等称号;   先后当选清涧县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十四、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榆林市一届党代会代表。
  首倡蜜枣加工致富一方百姓
  八十年代,清涧红枣尚未被商品大潮涌动,白如祥同志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红枣贩运的经验,率先在双庙河乡自筹资金,外聘能人,搞起了全县第一家蜜枣加工企业,并使清涧蜜枣运销大江南北,誉满神州大地。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县蜜枣加工业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猛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清涧红枣资源优势,使红枣产区广大群众抓住农业产业化机遇做大做强红枣这块蛋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达到富民富县的目的。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他首创红枣加工企业——清涧县宏祥有限责任公司。经他数年艰苦努力,滚动发展,公司成为拥有资产1800多万元,在全国享有名次的红枣加工基地。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全国建立常年业务合作伙伴30多个,产品畅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主渠道,辐射周边中小城市的销售网络。人们提起红枣生意场上的能人,无不由衷地敬佩陕北的老白。目前公司加工能力旺盛,年加工红枣1.27万吨,年销售原枣5000多吨,年交利税52.7万元,为枣农增加收益200多万元。公司由十几人发展到708人,安排下岗职工206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2人。尤其令人可敬的是,在他的带领下,清涧红枣产业化发展已真正形成规模,清涧已成为西北五省颇有名气的红枣集散地,红枣产业已成为清涧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注重红枣品质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
  老白常说:“红枣品质的好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连续几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下,致使清涧红枣几年颗粒无收,枣民是血本无归,看到这种情况,痛心的他下定决心建立无公害红枣生产基地,增强红枣抗自然风险能力,提高红枣质量,确保枣农的经济利益不受到侵害,2004年白如祥个人出资,采用“龙头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三年时间建成无公害红枣生产基地102880亩,涉及清涧沿黄一线7个优产红枣乡镇、75个村庄,5376户枣农。公司依据红枣生产的国家标准,制定了无公害红枣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措施,发放到每一个基地、每一户枣农。并聘请红枣生产专家为长年技术顾问,与基地村枣农签订了无公害经济生产收购合同,实行订单农业,解决了枣农因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顾虑。为了帮助和支持枣农实施无公害标准操作生产,老白自筹资金先后两年投入80多万元,购回化肥500吨,农药40吨,喷洒器2600余件,无偿发放给枣农。满头银发的他雄心不老,亲自同技术员一起到基地,培训枣农技能,推广科学种枣技术。受益的枣农激动地说,老白真是咱们枣农的知心人,是带头致富的好代表!
  誉满大地  富不忘本
  白如祥是清涧颇有名气颇有威望的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意场上还是在日常交往共事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今,白如祥已从贫困的黄河汉子发展成清涧龙头企业的大老板。老白富了,但他还是那种黄河汉子朴实憨厚劲,他时刻惦念着家乡那些依然贫困的乡亲,用他的话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富了我才感到欣慰,我才能在热坑头上睡踏实”。他尽管富有,但从不显富,对待员工和蔼热情,对待枣农如同亲人,对待贫困户是舍尽其有,用当地农民的话说:“谁最穷,他就帮助谁,舍得投入,毫不含糊”。89年曾捐资5万元帮助清涧双庙河乡修公路5公里,解决了当地枣农行路难的问题。05年,他看到部分枣农因红枣歉收生活不景气,一次性把50名最贫穷的枣农聘用为自己公司的员工。连续三年为200多户下岗职工和贫困枣农捐助面粉1200袋,大米800斤,食用油200桶。他不十分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不忘关心下一代,为下二十里铺乡光明山小学捐资5000余元,资助失学贫困的孩子二十多人。这些年,他还设法安排了500乡亲和180多名下岗职工到公司就业,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再就业难题,为政府减轻了包袱。在当地老百姓的眼中,白如祥确实是一位心系枣农,情洒百姓的好代表,是名符其实的致富领头雁。  是的,谁为老百姓办好事,老百姓心中永远记着他![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