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重要发布 -> 审议意见 -> 正文
关于对市人民政府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审议意见
  • 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2008-01-25
  • 作者:
  • 【文字
发布时间:2008-01-25  编辑:

 

   2007年8月2日榆林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卫生局长王存田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报告》,书面印发了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关于榆林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会议认为,我市新农合工作全面起动,开局良好。市政府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对新农合工作管理严格,整体工作运行规范;简化工作程序,受到群众好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当前在新农合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1、对新农合工作的宣传还不够到位。由于宣传不到位或宣传中的误导,使一些农民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太理解和信任,部分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报销程序、报销比例等还不很清楚,个别乡镇还出现了因对参合农民家庭帐户资金使用的错误宣传,导致农民期望值高,实际报销比例低,参合农民不满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新农合制度的管理、运行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在目前医药费用整体偏高的情况下,新农合制度对于农民大病住院补助非常有限,而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二是参合农民普遍反映当前看病报销比例较低,可报销药品范围较窄,甚至一些常规药品也无法报销。三是由于新农合管理运行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管中还有不少漏洞,资金安全尚存在一定的潜在问题。四是部分定点医院尤其是一些市级定点医院使用新农合目录外的药品和不合理检查诊疗手段较多,使参合农民自费比例过高,农民对此意见较大。五是新农合筹资机制还不够科学完善,个别地方还存在违反自愿原则,代农民垫资的现象。六是中、省、市的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给新农合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3、乡镇定点医院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乡镇医院是新农合的主要载体,新农合工作与乡镇医院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新农合制度通过拉开市、县、乡三级报销补助比例,引导农民到基层医院尤其是乡镇医院就医,实现合理分流、分级医疗,既能有效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给乡镇医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乡镇医院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能否满足参合农民就医需求,关系到新农合制度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专项资金,使乡镇医院基本建设水平、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来说乡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普通较低,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难以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据统计,全市200个乡镇医院除半数以上能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外,其它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防保工作。
  4、市、县两级医院财政补助标准较低。据统计:全市市级医院的差额补助标准仅占人头经费的8%。县(区)级医院的差额补助标准,平均只有49.25%,最低的仅占到人头经费的22.6%,离省上规定的陕北地区医院人头经费补助标准的60%以上差距甚远,而且,离退休人员的经费也没有单独预算。由于市、县两级医院经费紧张、压力大,对新农合工作的推广和发展极为不利,而且也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行。
  5、市、县合疗办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没有完全确定。财政对市、县两级合疗经办机构的补助标准低,工作运行困难。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低,受益面小,补助比例不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6、市级合疗办至今没有建立。市、县合疗办人员编制不足,给新农合工作带来困难,部分县(区)的办公条件需要改善,交通工具、微机等办公设施急需解决。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认为,应当把新农合工作放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定点医院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农合政策的学习宣传力度。一是各级有关领导要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新农合工作的有关政策,加强对各级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建设一支懂政策、精业务的新农合工作队伍。二是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新农合政策,把广泛宣传与进门入户宣传相结合,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明白的宣传方式,真正使新农合政策家喻户晓、入心入脑,切实增强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农合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Page]
  2、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农合制度的管理和运行。要认真研究解决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是要强化对新农合资金的监管。对检查治疗和报销经费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监控,防止和杜绝虚报冒领、小病大养等套取资金的违规行为,一旦发现要依法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定期监督检查,每年必须审计一次。二是要强化对定点医院的管理。合理降低药品价格和治疗检查费用,加强行风建设,树立医务人员良好形象。三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预算,避免资金过多沉淀,让参合农民充分受益,让新农合健康运转。四是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解决好新农合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把新农合这项惠民利民工程抓好抓实。
  3、进一步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新农合制度与医院建设作为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有机整体,进一步加强乡镇医院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一是要推进医院人事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公开选聘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医院,切实解决乡镇医院技术力量薄弱、医疗水平不高的问题。二是要有计划地对乡镇医院布局、职能进行调整。按照医疗型、医疗防保型、防保型进行分类指导。开拓思路,大胆实践,改革管理模式,激发乡镇医院运行活力。三是要加大卫生支农力度。搞好人才培训,改善医护人员结构,提高医技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推广市、县医院技术骨干轮流蹲点去乡镇医院工作的经验。通过实实在在、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引导农民在基层医院就医看病,真正达到通过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效降低农民医疗负担的目的,真正实现新农合工作与乡镇医院的共同发展。
  4、进一步加强对新农合工作的领导。要把新农合工作作为各级政府责任书中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认真考核。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省、市合疗配套资金要及时拨付到位;二是要按照省上规定要求,逐步提高市、县两级医院的补助标准,确保定点医院正常运行;三是落实市、县合疗办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新农合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