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1-25 编辑:
2007年12月5日,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情况的报告》,书面印发了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关于市人民政府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把节能减排工作做的扎实有效,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经整理汇总形成以下审议意见,请认真整改,并在6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市人大常委会。
1、继续深化对节能减排工作重大意见的认识。节能减排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市政府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公民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和相关知识,同时应对县区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能减排工作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2、认真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一是严把资源开发项目的前置审查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二是依法推行国家行业生产能耗水耗标准,要求企业生产环节积极推广安装标准计量和检测器具,逐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三是在交通运输、建筑行业强制推行节能标准;四是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供气厂(站)的建设要加快,确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环保问题。
3、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保障体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专门机构,管理指导协调节能节排工作。制定强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工艺技改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完善能耗信息采集统计体系,实行统计数据网络监测和统计巡查制度。
4、加快发展工业集中区,将循环经济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地方工业集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典型产业升级示范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的平台,市政府应规划建设好地方工业集中区,制定激励优惠政策,提供管理技术服务,做大做强地方经济。
5、努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在全市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活动,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和约束普遍浪费资源的行为。积极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大力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有效利用,努力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