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大监督 -> 监督动态 -> 正文
为了榆林的蓝天碧水
  • 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2008-04-24
  • 作者:
  • 【文字
发布时间:2008-04-24  编辑:

  在2007年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市人大听取了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并将于2008年6月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再次听取报告。4月16日至17日,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视察了我市“双创”工作并进行专题调研。
   
“双创”工作初见成效
    2007年,全市“双创”工作坚持“政府指导、部门负责、领导协调、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原则,边摸索,边实践,边规范,一年内共完成投资6.8亿元,其中榆林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2.2亿元,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在市政建设方面,榆林老街恢复整治工程全面完成,榆溪河综合整治一、二期工程全面如期完工,形成30万平方米连续水面,新增城市道路11.9公里,改造人行道20公里,新建停车带2200多米。公用设施建设方面,全年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城区供气新增居民用户12435户,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32%,城区50条巷道得到硬化改造,硬化面积达2万平方米。投入960多万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39.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29.8%,绿化率达27%,人均公共绿地4.76平方米。
    困难问题不容回避
    代表们先后来到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点、文化路生活垃圾中转站、阳光世纪建筑工地、污水处理厂等地,详细询问他们在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发现“双创”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回避。
    榆林学院附近餐饮点普遍存在频繁转包、流动性大、卫生设施简陋、露天操作、无证经营等问题,食品安全隐患较大。春苑社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内规划不到位、路面未硬化、违章建筑较多、垃圾随处堆放,给居民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在榆林的“窗口”地带——榆靖高速公路入口处,附近居民租赁街道两侧铺面经营饭馆、旅店、修车行等,致使城市绿化带建设受阻。芹河乡口则村煤场在无任何手续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非法经营,严重污染了环境。榆阳河河道窄,泄洪能力差,影响汛期安全,河岸以东违章乱建现象严重,河岸以西为羊皮市场,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河道。建材市场和农贸市场管理混乱。
    对此,代表们责令相关部门及时整治。
    代表献计献策
    在听取市 “双创”办的工作汇报后,结合视察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研讨,代表们纷纷就“双创”工作的问题整改献计献策。
    他们认为,今年是全市“双创”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继续把宣传和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双创”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解建国代表提出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通过“小手牵大手”等活动向市民宣传“双创”。刘天宣代表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双创”宣传进单位、进社区、进商户、进学校、进家庭。张冰代表提出在各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和环保知识课,将“打造绿色榆林,共建美好家园”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内容进入课堂。万继新代表提出要通过硬规划、硬落实、硬投入、硬措施、硬考评、硬督导等程序,使管理落实到位,并将“一票否决制”引入“双创”工作考评。代表们建议建立“双创”办天天检查、包街领导周周巡查、部门领导时时抽查、人大代表依法视察、社会各界处处监督的常督常查 “督查机制”,确保“双创”工作取得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桂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要找准制约“双创”的瓶颈问题开展工作,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务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彦强认为,专项整治应该成为今年“双创”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和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管理,避免管理空档和环境整治反弹。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