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双创”领导小组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的具体指导、协调 检查、督导之下,市政府各级各部门按照创建方案,围绕工作任务指标和具体要求,极力营造创建氛围,夯实创建基础,提升创建内涵,拓展创建外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去年6月5日和今年4月16日,市人大两次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双创”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和调研,并形成了具体意见,提出了很有见地、很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双创”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市政府对人大的意见非常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逐项解决,逐条落实。现就建议意见落实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双创”管理措施得到加强
一是将“双创”工作提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市政府认真研究,报请市委常委会通过,制定了、“双创”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落实了“一把手”的责任,将“双创”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的大盘子,实行单独考核,考核分值占总分的20%。
二是市委组建了高规格的“双创”领导机构。对“双创”领导小组和爱卫会组织进行了及时调整,充实加强。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设立了市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市委常委会对“双创”办的职能及其人员的使用管理作了研究决定。从市直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进行教育培训,充实“双创”力量。各级各部门基本上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专职人员具体抓,执法人员依法抓的工作机制。同时,“双创”办内部不断优化组合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双创”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市“双创”领导小组指挥部反复研究,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出台了以“宣传直通车、组织保障线、财力保障线、执法保障线和督查督办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榆林市“双创”工作“一车”四线保障制度》。每一条保障线分别确定由一名市级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进一步落实了“双创”工作责任,强化了“双创”制度建设’,体现了“双创”机制的创新,为榆林市的“双创”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同时去年出台了《榆林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效能督察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双创”领导小组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的工作安排,领导不力、推诿扯皮、责任不清、效能低下等行政过错行为,按规定追究责任。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一把手”责任制度,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社会监督和媒体曝光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办法和措施,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力推进。
二、“双创”工作责任进一步夯实
去年根据市委李书记的要求,市“双创”领导小组指挥部认真研究,出台了《榆林市“双创”工作市级领导包抓街道责任制》,将榆林城区所有的街道、巷道分段划分,分别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包抓,并对应确定具体包抓部门,“双创”办分别配备联络员,实行挂牌管理。今年胡市长在到任不久,就专门听取了“双创”工作汇报,并主持召开了一系列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双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了环卫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和街景整治、违章建筑清理和几大入口处环境整治工作。副市长、“双创”领导小组指挥部总指挥井剑萍多次深入到农贸市场、社区单位、无烟煤供应场点进行实地调研,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双创”工作。协调成立了健康教育和病媒生物防制、集贸市场、“六小行业”、食品卫生等“双创”达标整治领导小组。并指导“双创”办精心准备,市委、市政府于
三、“双创”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全市“双创”工作推进会后,市委李书记率先垂范,当天下午带领有关领导和市委工作人员上街进行清理野广告。
一是在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按照“双创”要求,《榆林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办法)的意见》、《榆林市实施<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办法》、《榆林市卫生先进单位管理办法》、《榆林市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办法》5月份已经市政府通过,将于
二是在硬件建设上,长城南路(含长城南路大桥)、望湖东路(延伸)、延寿路、建榆南路、金沙南路、桃园路、建设路、富康西路、育才东路道路和排水工程,以及航宇路、文化路、保宁路、常乐路、肤施路、柳营路人行道改造工程完成招标工作,其中长城南路、金沙南路、桃园路、建设路和城区人行道工改造程已开工建设。榆阳中路计划
三是在“创模”工作方面,禁烧烟煤范围从去年的54平方公里扩大到74平方公里,已全面铺开。对现有378台分散式燃煤锅炉分区域、分年度治理,预计2009年全部治理完毕。对盐务局、地税局等单位11台现有燃煤锅炉予以了拆除,5家已签订了燃气锅炉购买合同。机动车尾气治理拟在年底纳入年检,大型建筑工地都设置了标准围栏,有效地控制了扬尘污染,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也纳入了重点工作中。东山片区集中供热管网铺设工程已完成招标,将于6月中旬开工。西沙净水厂建设正在进行方案论证工作,东沙供水干管迁移已完成。城市供气完善了马家峁至城区18.5公里输气复线建设工程,新发展用户6000多户。其余城市供气、城市供水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从
四是在市场建设上,制定了有关规划和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位于刘官寨乡占地140亩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已开工建设,11月底完成。肤施路新建农贸市场已经开工。上郡路农贸市场改造完成了规划设计,近期即将开工。柳营路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年底前完成。城内各个建材市场、废旧物品收购站、汽车修理厂等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搬迁任务。
五是在交通管理上,结合“迎奥运,保畅通”活动,全面开展公交车、出租车的营运秩序集中规范整治。更新新型公交车辆36辆,开辟公交线路2条,更新新建停车站点228个,建设公交专用通道2条,正在实施火车站公交停车场和城北、城南大型停车场、汽车修理厂、货物仓储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禁止了机动三、四轮车和畜力车在主要街道行驶。加大了对市区车辆强超强会等违章现象的打击力度。榆阳区客运站已经搬迁完毕。新建路地下停车场转为他用的摸底工作正在进行,届时将恢复停车功官巨。
六是在卫生管理上,开展了第20个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我市全面启动,开展了健康教育培训会和公共场所及餐饮从业人员培训会,举办了第21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暨控烟签字活动。病媒生物防制方面,设立了消杀药物定点药店,从进药渠道、药品质量、索证制度、防制器械等方面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传染病防治方面,重点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方案,正在组织实施。
七是城区市容环境整治方面,新增3辆垃圾压缩清运车,在城区主要街道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清运和机械化清扫作业,生活垃圾能够日产日清。新配置2000个垃圾箱、果皮箱,并配有专人定期维护。街道两侧年具备经营条件的各类经营户取缔工作,道路两侧的临建、违建拆除工作,210国道城区段和迎宾大道两侧的大型广告牌规范工作,城区主要路段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批发市场、机动车修理、洗车和电焊门市清理工作,超限站两侧未经审批的建、构筑物和占道经营活动整治工作,机场路和三大入口处乱修乱建清理工作等都在全力进行中。
八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方面,榆阳区正在抓紧制定整治方案,新增了4个环卫站,做到了机构、编制、经费、办公场所“四落实”,同时投入180多万元,清理了4.7万吨垃圾。
九是《关于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意见》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靖边、定边、府谷、横山、佳县等县已启动实施。
四、坚持不懈搞好下阶段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市政府对人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全面落实。但是,从我市的现状来看,离省上标准要求,差距还很大,存在着认识有差距、整体进度缓慢、部门工作不平衡、城市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城区上下水管网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总体要求就是抓住问题,集中解决;重点突破,分段实施;明确任务,夯实责任;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严考核;重监管,重实效,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具体的讲就是继续重点落实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好市政建设工程。榆林城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分为城市道路、桥梁、绿化、亮化、环卫、供热、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安置房建设等十大类49个建设项目,新建九大类39个项目,概算投资12亿元(由企业自筹1亿元),其中工程造价5亿元,征地拆迁安置7亿元。拓宽改造部分交通干道,形成环路网。加快公厕建设改造步伐,力争达到100座。各机关单位年内全部完成改厕工作,并达到验收标准。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用户1万户。
二是落实好“蓝天工程”建设。城区禁烧烟煤工作从去年的54平方公里扩大到74平方公里,涉及榆阳区3个乡镇、7个办事处和横山县白界乡苏庄则村,涉及居民6.95万户,22.3万人。范围内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居民住户生活取暖一律禁烧烟煤,推广使用天然气、电、无烟煤、焦炭等清洁能源。城区集中供热管网通达范围内的燃煤锅炉一律拆除。集中供热盲区内所有104台燃煤锅炉赶年底全部改造为天然气锅炉。
三是落实好包街责任工作。规范沿街门头牌匾广告。落实好“四包两禁止”责任。按照摊点归位、坐商归店、行商归市的“三归”要求,对各类门店、早市、夜市实行规范管理。对卫生不达标的“十小”行业门店执行挂黑牌制度予以停业整改。
四是落实好市场改造建设工程。启动东沙综合商贸市场,麻地湾重型机械(汽车)交易市场和乡企城农贸市场建设;重点改造升级古城、广榆、西沙柳营路、文化路、驼峰路、上郡路6个农贸市场建设。大部分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和21个重点商城(厦)、超市管理规范达标。加强华龙、柳营路、榆阳中路、新古城、古城。广济南路、广榆7个材料市场建设和轻工家电批发市场,水利商场2个商业网点建设。
五是落实好道路畅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网络,加快建设长城南路、榆阳中路、建设路、金沙南路等道路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完善各类道路交通标识,标志,标线,建立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有效的交通监控系统。加强对车辆侵古道路,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的清理整顿。
六是落实好卫生建设达标工程。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和疾控工作。积极推进市级以上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加大对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努力使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5%以上。开展卫生村创建达标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整治城乡结合部,强化社区各项建设达标工作。
七是落实好“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工程。对新建道路实施亮化,对部分道路路灯和街景进行亮化改造。开工实施城市三大出入口标志性雕塑建设工作。千方百计增加绿地面积,努力使城区绿化面积在年内接近或达到验收标准。进一步加强对环卫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快实施城市重点地段和主干道街景景观设计的规划落实工作。开展对陈旧建筑物、屋顶、墙体立面、户外广告的清洁美化活动,保证建筑物立体空间整洁美观。
八是加大督查力度,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将“双创”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责任目标考核的决定和“双创”工作“一车四线”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双创”办的督查督办职能和行政综合执法局的城市综合执法管理职能,强化“六位一体”督查督办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双创”督查制度,组织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专项视察,开展市民评议等形式,形成全民监督的强大合力,高效、快速推进创建工作,务求取得实实在在成果。
“双创”工作是我市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将继续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站在区域中心城市、百万人口和“四大经济”的高度上,紧紧围绕榆林城区“一城两河三街”建设,进一步解放思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把“双创”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为构建和谐榆林,实现榆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